“今年俺和老伴在养殖场的工资足足攒了25000元,只要勤劳,就能脱贫!”在焦村镇槐树村坤元牧业养殖场里,55岁的高小顺一边清羊粪,一边盘算着今年的收入,这是高小顺家自2016年底脱贫后的第一笔存款。 家住槐树村的高小顺早些年全靠下矿井做工养家糊口,务工期间的一次意外事故使他失去左手手指,后又因煤矿塌方腰部受伤,手术后只得在家卧床休息一年。身体恢复后不能干重活的高小顺靠做零工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天无绝人之路。2015年12月,精准扶贫的阳光照到了大山脚下的槐树村,高小顺被确定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 “说实话我觉得当贫困户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虽然享受着各种扶持政策,高小顺却对自己的“贫困户”身份感到浑身的不自在,因为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不自在,更加坚定了他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的信心。 “当得知要在俺村建养殖场的时候,我就想,要是俺能去那里工作多好,养殖场刚建成,我和老伴儿就赶紧申请到场里务工。”高小顺说,他和老伴儿刘恨从进场的那一天开始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不给大家拉后腿。俩人白天除了按时定点喂羊、清理羊圈外,还抽空学习养殖技术,晚上也没松懈过,睡一会儿就要打着手电筒起来巡视一圈,生怕小羊有啥意外,“既然工作了就要负责任,无论刮风下雨,俺每晚都要起来三四次,把15个羊圈挨个儿都看看,确定没事才能安心去睡。”高小顺推着拉粪车边走边说道。 羊圈旁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活动板房就是高小顺夫妇在山上的家,房间面积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虽然屋子里有取暖设备,节俭惯了的夫妇俩对这个家的一切依然格外爱惜,只有在小孙子回来的时候才舍得将电暖扇打开一会儿。高小顺特意把孙子和外孙的照片摆在床头,“每天晚上躺到床上看看他们的照片,就觉得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现在俺切身体会到,人只要勤劳,就能脱贫致富!” 山风很大,高小顺的家很温暖。 版权声明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www.eruzhou.com)。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7-11-16
2018-01-15
2018-01-15
2017-11-16
2019-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