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当中,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是很荣幸的事。在孩提时代,因为看惯了战争题材的电影和小说,大多数人都有很大的理想和抱负,做梦都想成为一名身穿军装、手握钢枪保卫祖国的革命军人,或者当一名打击犯罪、除暴安良的人民警察。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两者我都如愿了。1987年冬天,我离开了培养我四年的军营,解甲归田,回到了生养我偏僻的汝州农村,一个偶然的机会,又进入市公安局工作,成了一名人民警察。
那是1988年2月,刚刚离开部队回到农村老家,一时没了生活目标,我正在家中边过春节边盘算着以后的打算。那时,一个村子里也没有几台电视机,电话只有村委会里一台手摇式的,在陵头粮管所工作的二哥回到家里对我说,他在公社广播里听到县公安局通过考试招收警察的消息,并让我去试试。我当时就拒绝了,心想:我家住农村,也没有一个亲戚在县城工作的,没有一点关系和朋友,就是参加也没有录取的希望。二哥对我说:“你去试试,我听说光要复员军人,你高中毕业,说不定还真能考上呢”。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把三哥结婚时买的一辆飞鹰牌自行车推出来,把去县城报名考试的想法告诉了年迈的母亲,了解我的母亲知道我兜里没有钱,就从屋里捧出一把玉米粒,在院中“咕、咕、咕”一叫,母亲精心喂养的十几只鸡子闻声便飞奔而来,只见母亲把手中的玉米粒撒在地上,一群鸡子“哽、哽、哽”的叫着,鸡头像捣蒜一样,争抢着地上的食物,母亲轻轻的弯腰猛一伸手,抓住一只最大的黑母鸡,用一根小绳子把两只鸡腿绑在一起,进屋拿出一个编织袋,把鸡子装进去,递到我手中。我顺手掀起自行车后行李架上的卡子,把装鸡子的袋子压在下边,骑上车就进城了。
到县城中大街西关桥上,那里经常有买鸡子的商贩,人家用木杆称一称,老整5斤,每斤7毛钱,我把卖母鸡的3块5毛钱往兜里一装,直接到县公安局,交了2块钱报名费。当时,公安局政工科的同志发给我一张稿纸,让写出自己对公安工作的认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因在部队期间我曾在支队报道组专职写过稿子。提起笔,很快写满了一页稿纸,留下自己的名字就走了。出来公安局大院,5毛钱买了一盒带把的“花城”牌香烟(那时大部分香烟还没有带过滤嘴,5毛钱一盒的带过滤嘴烟已经是比较奢侈的了),剩余1块钱,直接到街上买了一碗水饺吃,把钱花光后就骑车回家了。
到元宵节前的一天,我准时到县师范学校参加县公安局组织的统一考试。因当时招收名额只有10人,竞争异常激烈,还没有进考场,看到黑压压一大片人,大部分都穿着军装,参加考试的就有近200人。原来这次报考条件是:“农村户口、复员军人、直系亲属不在公安机关工作”,我的条件正好符合。考试政治、语文、法律三科,都是我比较拿手的,顺利的答完题,第一个交了卷子,走出考场,我信心百倍。

不怕笑话,回家后,老家对门的五爷会易经,我径直到他家,让五爷给我算一卦。五爷从一个黑黢黢的带满油腻的小布袋子里掏出三颗铜钱,捧在手里,念了一段暗语,我接过三颗铜钱,捧在手里摇几下,撒到地上,五爷看看有几个朝上的正面,用粉笔在地上划上一串×和O,摇了6次后,五爷用拇指尖有顺序的点着其他四个指头的关节,嘴唇不停的说着听不懂的话语,边说边在砖铺地上写着一些古怪的文字,几分钟后,他对我说:“你这次考试能录取,有贵人相助,放心吧,肯定行!”谢过五爷,回到家中,心里美滋滋的。
之后,我三天两头骑自行车到县公安局打听消息,最后一次,政工科副主任李金变对我说:“你录取了,是第八名,3月14日来面试上班”。
出来公安局大院,我骑上自行车,一路飞奔,离家12公里的路,还是上坡土路,我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到家了。
1988年3月14日,我准时到公安局报到。当时,从省公安厅调来的局长李民庆亲自接待我们10个人,接待会上得知,这次参加考试,前五名都是**的,全部取消了资格。那年代,还没有实行身份证,咋知道是**呢?原来,在我们报名时,政工科让我们当面写一篇对公安工作的认识留下了笔迹,最后对入围的人员进行笔迹核对,结果前五名考卷与当时留下的笔迹不一样,就取消了资格,这样,我从第八名跃到了第三名。
入警后,我积极投身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公安事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复员军人到人民警察的华丽转身。先后在治安拘留所、焦村派出所、治安防暴大队、政治处、水利派出所、经侦大队、城区分局、治安大队等单位工作。1998年与同事一道创办了汝州公安史上第一份专门宣传公安工作的《汝州公安报》。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我先后多次参与大要案的侦破工作,抓获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还先后担任宣传科长、派出所长等职务,特别是在负责全局党务工作期间,组织发展党员180余名,为党的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被汝州市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在负责公安宣传工作中,积极深入一线采访,先后在国家、省、地、县市级新闻报刊及网站发表稿件2000余篇,曾4次被河南省公安厅评为“优秀通讯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2003年还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
30年过去了,我由一个青春年少的热血男儿,变成了年逾半百的“老警”。我把青春的热血和汗水奉献给了党的光辉事业,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如今,工作虽即将“到站”,但我思想上从没有停止奋斗的想法。
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永远在路上!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