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汝州生活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汝州生活网 首页 城事

咱汝州人常吃的臊子面,你可知道……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旧时汝州有这样一个习俗:新过门的媳妇,第三天要亲手做上一顿饭,亮亮自己的厨艺。这顿饭很关键,本家的长辈们都要参加,即使是大户家千金小姐,也不能越俎代庖。主食的面条,必须由新媳妇来擀,寓意着长长久久,和和美美。新媳妇在厨房做饭,往往是小姑子陪着,一是监督,二是帮忙。其实说是帮忙更像是捣乱,整个过程中,小姑子时不时地做点小动作,难为一下新嫂子。整个过程插科打诨,祥和一片,笑语盈盈。面做好后,新人盛,小姑子端。因为这碗面是由新嫂子做的,就有了个特别的名字——“嫂子面”。后来名字念转了音,变成了“臊子面”,这个名字的演变,估计和北方人说话翘舌有关。

汉代石磨出现以后,随着小麦精细化的提高,五花八门的面食应运而生。和中国民俗文化紧密相关的臊子面,应该是同步产生。到了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已经有了专门出售臊子肉的店铺。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下卷里,也记载了一个臊子肉面制造方法:“猪肉嫩者,去筋皮骨,精肥相半,切作骰子块。约量水与酒,煮半熟,用胰脂研成膏,和酱倾入。次下香椒,砂仁,调和其味得所。煮水与酒不可多。其肉先下肥,又次下葱白,不可带青叶,临锅调绿豆粉作糨。”
臊子面的做法宜简宜繁,有荤有素,花样不下百种。主要体现在臊子的制作上,中原地区的臊子面,功夫全在汤上,做臊子的高汤,最费时间,吊汤需要至少四个小时,所以吃上一碗讲究的臊子面,除去备料时间,也得六个小时以上。
过去新媳妇做这顿饭,四更就要生火,先将提前泡好的猪骨、母鸡滚水烫过,放冷水旺火煮开,去沫,放入葱姜酒,随后改小火,保持汤面微开。三个小时后,清汤用纱布过滤,将鸡脯肉斩成肉茸,放葱姜酒及清水浸泡片刻,用纱布包好鸡肉茸放入清汤,旺火加热搅拌。待汤将沸时改用小火,汤中浑浊悬浮物被鸡茸吸附后,取出鸡茸。这样的汤吊好后备用,期间准备臊子的配料,臊子面的配菜要有红、黄、绿、黑、白五色,五行相配,寓意祥和。所需五花肉、胡萝卜、豆腐、黄花菜和黑木耳,均切成黄豆大小大的丁,豆腐过油炸至金黄,放至盘中备用,这时候开始和面,面团揉好,放在盆中静置一段时间,等面饧好,醒过之后,现擀、现切。
过去小姑子俏皮,等到菜切好面饧上,就把刀藏起来,难为新嫂子,新媳妇好话说尽后,如果有刀了就做切面,刀实在要不出来就做抻面,臊子面要求越细越好,如果面切宽或抻粗了,就会招来笑柄,说新媳妇厨艺不精。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做臊子,炒锅放火上倒油烧热,下姜末、肉丁煸炒。待水分干后,将醋顺锅过烹入,冲冒白烟。以后酱油杀之,再依次将豆腐丁等原料放入锅中,翻炒片刻,加入食盐、和煮好的高汤,文火煨几分钟后勾芡即成。然后下面浇汁,放上少许香菜和鸡脯肉撕好的鸡丝,这碗面就算大功告成。
一碗臊子面,几多辛苦泪。过去是媳妇难当,这碗过门三天的臊子面,类似于杀威棒。也正是有这段渊源,造就了一个考究精细,色彩漂亮的美食,使得臊子面风靡四海。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臊子面美!闲来无事,做一碗可口的臊子面,重温一下那惊为天人的美味,何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252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