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汝州生活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汝州生活网 首页 城事

【汝州美味】汝州焖面,那滋味,啧啧,谁吃谁知道……



小时候大家生活困难,吃上一顿好吃的,能向左邻右舍炫耀几天。小孩子们更不得了,会夸大其词地四处鬼白自己的口腹之幸。
上小学时,一位同学有幸跟家长去了一趟北京,小半年时间,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几乎全是关于北京的话题,而说的最多的,则是北京的面条实在好吃,一根根都是用油浸过的,吃起来香极了。缺油少盐的年代,这碗面让同学们艳羡不已了好长时间,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琢磨:这货口中的香的流油的面,究竟是何东东。以至于直到今日,我对他口中描述的这碗面耿耿于怀。

后来长大了,经见的多了,也吃过不少美味佳肴,经过反复琢磨我才知道,这位同学口中让人流哈喇子的面,其实就是如今咱汝州的焖面。只不过小时候没吃过罢了。
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焖面能获得广泛的认同,肯定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其次,它家常。而家常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其实就是家里妈妈做的家常饭菜。
咱们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谁也不能否认。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同样各地有各地的美食,我们的美食文化也千差万别。但作为地地道道的中原人,生在中原,吃在中原,很多人对于焖面一直都是情有独钟。
焖面是祖国北方的传统面食,其制作工艺就一个字——焖。从烹饪技术来讲,焖出来的面,不会因在水煮制过程中破坏面粉的蛋白质分子网状结构,所以焖面更加营养,口感更好,看起来也让人食欲大增。同时,焖面里有面有菜,荤素搭配,营养丰富还健脾益胃。
如果把焖面赋予文化内涵的话,那要追溯到秦朝。据传,秦时为修长城,大将蒙恬带领10万大军驻守春坤山。蒙恬巡查周边村庄时获得启发,让将士们将饭菜一锅烩起来吃。这“一锅烩”可谓焖面的雏形,既均衡了营养搭配,又增强了将士们的体力。后来,从各地征用的民夫、将士又将这一简捷、美味的吃法带回故里,到了宋朝时开始广泛传播于民间。岁月更迭中,智慧的先人把这一美食不断进行的改良,创造出了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焖面。近年来焖面在市区及乡镇市场发展迅速,深受广大吃货的青睐。
焖面做起来很简单,食材也不复杂,就那么几种:面条、豆角、盐、五花肉,素的可以放鸡蛋。

各家的做法不同,但大部分人习惯先把菜炒出来,然后再焖面条。

制作时把面条放入锅内开焖,尽量让面条蓬松。豆角洗净切段;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片切丝都行。把葱姜蒜炒出香味,然后把五花肉下锅,炒至肉色变白微微出油,然后把豆角下锅翻炒均匀,放入一勺盐,酱油调色。菜炒好后,把面平摊在蔬菜上,盖上锅盖转小火焖熟即可。有经验的人,制作焖面时事先要在面上洒一些食用油,这样拌匀后的面在后期焖制时才不会粘锅。同时,焖面时加入汤汁的水量很关键,水量过多会使焖面的口感过于黏软,而加入的水量过少则有可能糊锅。在最后焖制的过程中,要将面条和才挑拌均匀,保证每一根面条浸润汤汁,这样做出的焖面色泽红润油亮,口感柔韧醇香,又地道又好吃。但焖面口感偏干,最好就一碗蛋花汤。
焖面做好出锅,每一根面条都像那位同学所说,吸满了浓浓的汤汁,确实就像油浸过一样,不仅看着过瘾,而且闻着喷香。
就全国而言,河南省做焖面做的最为地道。那实实在在的一盘焖面,面条金黄,肉香扑鼻,豆角翠绿,豆芽嫩黄,少许蒜苗,只是闻上一下,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吃时无论土豪还是淑女,如果不忌口,尽可能配上一头大蒜,吃一口香喷喷的焖面,配一口辛辣的大蒜,鼻尖上直冒细汗。那滋味,啧啧,谁吃谁知道。就一个字可以形容:爽。
时光流逝,可以让我们忘记一些人和事,但存在于味蕾的记忆,永远无法抹去。
如今,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快节奏的生活总是在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我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但焖面那种醇厚的滋味,在漫长的时光中与故土、亲人、以及一些无法忘怀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不可替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352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