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汝州生活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汝州生活网 首页 城事

汝河为什么是女性之河?佐证在这儿……



“汝”字按《说文》的解释,即专指汝河。先有河,再依河造字,这条河原来就叫女河,后来才加上水旁,为汝河。古文字中“女”与“汝”通用。
汝河为什么是女性之河?《太平御览地部二十八汝水》中有《春秋说题辞》条云:汝出猛山,汝之为言女也。宋均注曰:“女,取其生孕也”。古代典籍《世本氏姓》中记载:“女氏,天皇封弟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其后为女氏”。天皇,即伏羲,弟娲,即女娲。
(图源网络)伏羲和女娲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这种传说中包含着上古的史实。原始社会,人们逐水草而居,汝水附近,可渔猎耕樵,正是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汝州有多处王湾文化、仰韶文化遗址,先民们已经可以烧制陶器,并且有了音乐和舞蹈。这个时期大约在7000年前,对应的正是伏羲和女娲的时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
(图源网络)汝河流域,也是后来尧、舜、禹活动的主要区域。这里的原始部落多为夏族的先民,二里头夏都大邑的形成,与这些原始部落的拱卫、参与和**关系密切。汝河两岸,和伊洛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晨曦和曙光初现之地。河流,是哺育人类的乳汁,也是人类成长的摇篮,因此,人们都习惯于把大地上的河流都统称为母亲河。但是,古代把水和女结合起来命名的,明确界定河流的母性特征的,只有这一条汝河。汝河是一位伟大、慷慨、温柔的母亲,她用自己的乳汁,滋润着两岸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儿女。从渔猎到农耕,文明的种子开花结果,瓜瓞绵绵,化为汝州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城镇和村落。连接这些文明之果的是纵横交错的阡陌和沟渠。据清《汝州志》记载,在清代,汝河两岸登记在册的水渠就有87条。
(图源网络)但是,汝河也有着自己固有的自然禀赋和规律,有平静温和,也会狂怒暴虐。汝河在紫逻口以上,河床落差较大,水流湍急,进入汝州盆地后河道变得平缓开阔。夏秋之季,若遇大雨连绵,山洪暴发河水突涨,汝河突然就变成了怒吼的蛟龙从伏牛山中奔涌而出。清代末年,地处汝河源头的嵩县孙店就被一次大洪水抹去了一条街。而一路又有无数支流山水汇入的汝河进入汝州的时候,那情景气势简直摄人魂魄!浊浪滔天,涛声如雷,一望无际,犹如江海。洪水过处,掠地毁田,吞噬生命。随手翻阅历代《汝州志》,关于洪涝灾害的记载连绵不断。洪水之后的年头,往往还有干旱,汝河也有多次干涸断流的记录。

(图源网络)因为汝河一遇洪水暴涨河床就肆意滚动,河道最宽处竟达2.5公里。记得50年前的枯水季节,我曾行走汝河滩内,那时唯见一片黄沙,茅草簇簇,似入异域。水可为利,亦可为害,自古而然,中国的文明史,正是从大禹的治水开篇。汝州历代为政者,也多注意对汝河的治理。清代康熙年间汝州知州王登魁在《汝州志序》中说,“惟水利之者,民生之大计存焉。其因时防卫,相宜蓄泄,要必使有利无害然后可。”这正是明智之言。汝河水流走了岁月,将记忆渗入两岸的土地。王朝更替,旌旗变换;太平盛世,烽火战乱;清流碧波,浊浪滔天……汝河的故事就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其中既有载入史册的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也有记忆在许多家族和个人心头的悲欢离合,还有一些历史的碎片正在岁月的尘埃中逐渐湮灭。
我的少年记忆里还藏着一段和汝河亲密接触的经历。那是1958年秋天,大跃进、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的旗帜和口号正在中国大地上铺天盖地。那一年我10岁,刚升入五年级,学校却突然停课,老师带我们步行20多里,穿越县城,来到汝河岸边的西十里铺村住下。被我们称为“南大河”的汝河就在村南流过,我们的任务是在汝河里“淘铁沙”。所谓“淘铁沙”,就是用沙子在河边堆起一个呈斜面的沙堆,然后站在河水中用一个小木板向上面攉水,多次冲刷之后,沙堆上会留下一层薄薄的黑色的沙粒,这就是所谓的“铁沙”,据说能够用来炼铁。那是一个狂热发昏的年代,粮食高产的吹牛皮卫星,五花八门炼铁的发明,天天都有呓语式的新闻。“淘铁沙”正是这种形势下的一个创造。
这个创造却苦了我们这些10来岁的小孩子,第一次远离家乡和父母,第一次集体吃饭和住宿,天天都是天不亮起床,太阳落山才收工,每天还要过两次汝河。开始的时候互相拉着手趟河,后来老师觉得危险,就乘小船渡河。这种船极小,两个小船并排扎在一起,一次只能坐5、6个人,当地人叫小筏子船。撑船的人站在船尾,用一根竹篙左点右拨驱船前进。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以后,稚嫩的筋骨天天都要咀嚼苦和累的滋味。大跃进的气氛榨取着人们所有的生理机能,记得一天劳累之后,晚上还要上课。当时刚刚公布汉语拼音方案,陌生的声母和韵母被编成了歌唱,还要作文写诗,我写的一首诗被老师拿来宣读,只记得其中一句是“水拍紧紧握在手”……
天气转冷,河水也渐渐冰凉,但铁沙却还要淘下去。赤脚站在水里,开始时冰冷难受,时间一长就麻木了。出水后被风一吹,就皴裂出很多细小的口子,火辣辣地疼。老师们后来就弄些凡士林软膏,下水之前出水之后给同学们腿上抹一抹。也许正是生命力旺盛的年龄,也许是很多同学老师在一起的热火,那时的我,对于苦和累的感觉似乎有些迟钝。淘铁沙一直到11月底才结束,一直到我们离开,那大堆的铁沙还堆在西十里小学的院子里,到底也不知道它们派上了什么用场。当年在汝河边淘铁沙的,是全县所有的中、小学生,最少也应数以万计。汝州境内60多公里的汝河两岸,那么多学生停课轰轰烈烈地干了几个月,虽以后看来愚蠢荒诞,但至少也算一件“大事”吧。可是后来我在汝州史志和地方文献中却从未看到过有关的记载。这次借行走汝河,将此事形诸文字,也算为汝河记忆增添一枝片叶。

新中国成立以后,地方政府兴修水利,治理汝河,多有建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20多年中,曾三次大规模投入人力物力,修筑了汝河两岸的百里长堤,抵御和减少了洪涝灾害的肆虐。特别是近些年来,汝州市在城区之南建水坝,修河堤,辟公园,汝河两岸,面貌巨变。据清《直隶汝州全志》记载,汝州“城南旧有马家书坊,绿柳掩映衼荷缤纷,为游赏之处”,由于汝河洪水侵毁,“今已沦为河滨矣”。当年令修志者感慨叹息的地方,如今已是岸柳镶绿,芦苇染翠,碧波荡漾,白鹭振羽,昔日荒凉的河滩,又成为美不胜收的游赏之处,真所谓一河今昔,见证沧桑。这里的汝河,不仅赏心悦目,也呈现出一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形态。汝河儿女,正在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行动,为汝河植入新的美好记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426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