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汝州生活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汝州生活网 首页 城事

汝州新鲜事:走街串巷赶庙会的小手艺人,成了——工匠大师!


威风凛凛的孙悟空,戴着墨镜的猪八戒,婀娜多姿的七仙女,慈祥可爱的老寿星,这些惟妙惟肖的彩色面人就出自王红娃的手,一群小面人围在他的面前,映衬着他的一身红色唐装,也吸引着每天都来围观的乡亲们。今年56岁的王红娃不仅继承了爷爷的糖画技艺,而且又发展了捏面人的手工艺,被乡亲们自豪地称为“乡村大艺术家”。



1月22日下午,记者一走进温泉镇南王庄村,就被不远处一座新楼外墙上五颜六色的巨大手工壁画所吸引。壁画顶部红色的“汝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糖画”14个大字,让记者的眼睛不由一亮。走近一看,上面有详细的手工糖画的工艺介绍,壁画旁还竖立着一块半人多高的艺术石,石头上镌刻着“河南省汝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糖画”的字样。看来,王红娃挺懂得宣传的,不用问,这里肯定就是他的家。从敞开的大门走进去,好家伙,外面寒风刺骨,他家里却是人山人海热闹得很,那正坐在一群面人后捏面人的汉子肯定就是王红娃了。



埋头捏弄面人的王红娃话不多,却用乐呵呵的笑容感染了记者。手工糖画这手绝活是从爷爷那里传过来的,王红娃从小就跟父亲学糖画。从配料到掌握火候到用勺子滴画到贴棍,不仅要有耐心还要眼疾手快,为了掌握每一道工序,王红娃没少挨父亲的骂。因为父亲严格的言传身教,王红娃几个月后就熟练掌握了糖画的制作技艺。小学毕业后,因为家贫,王红娃干脆弃学一门心思玩起了糖画。



王红娃是个有心人,他不仅继承了父亲制作的几个糖画品种,而且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不断增加新的糖画品种,从各种人物到鸟兽,他都不断尝试和创新。在民间艺术的殿堂里,王红娃自由而快乐地行走着。



“别看我这个人架子不强,但我干啥事很执着,也爱钻研。20年前,有一次去洛阳看到人家捏的面人很好看,就下住劲儿在那连着学了十来天,学会了捏面人。捏面人也是一门技术呀,原料是大米面,大米面蒸煮都有很严的要求,还要加入各种颜料,只有掌握了火候,蒸煮出来的米面,捏出的面人才看着滋腻而且不会裂口子。”王红娃自豪地告诉记者。



走街串巷的王红娃和妻子一道赶庙会、转集市,不知不觉“玩”了40年。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大力弘扬,王红娃夫妻俩的手工糖画和彩色面人越玩越火。2016年春节期间,适逢温泉镇首届汤王街古镇庙会,王红娃的手工糖画和捏面人一露面就吸引了广大游客的目光,小小的手工糖画和面人瞬间就点燃了人们久违的乡愁记忆,“一天卖出去四五百个,慌得吃饭的工夫都没有。”



很快,王红娃像一块藏在乡间无人识终于被发现的金子,开始闪闪发光。他的手工糖画于2016年12月1日被评为汝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7年12月“王红娃糖画”被中华餐饮春节联欢晚会组委会评为2018中华餐饮春节联欢晚会美食·食材评选“最具传承奖”,他本人也被授予“工匠大师”称号。出了名之后的王红娃,开始频频被邀请参加孟州市梨花节、汝州市杏花节、郑州市绿博园文化庙会等民俗文化活动,并受邀到逸夫小学、金博大等单位传授展示手工糖画技艺。



越玩越火的王红娃更快乐了,“我这一火,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啊。现在我的一个儿子、两个姑娘、还有儿媳妇都成了我的徒弟,就连俺50多岁的老弟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乡里的领导也很重视啊,一直鼓励我把这绝活传承好,这不刚盖了新房子,里面配的有教室,准备过了年正月初六开始正儿八经收徒弟,上课讲糖画和捏面人,让更多爱好这一行的人来学习和传承。”他刚给记者透露这个消息,旁边的乡亲们就争着说:“这事好着来,收徒弟可别忘了俺们啊!”王红娃听了,笑得更灿烂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637 回复0
温馨提示
欢迎使用汝州生活网。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在您使用“汝州生活网”服务之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并充分理解协议条款内容。我们将严格按照您同意的各项条款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汝州生活网隐私权政策适用于汝州生活网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统称为“汝州生活网"),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汝州生活网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