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城事

汝州张公巷神秘面纱即将揭开,敬请期待……

“近2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深达5米的探方,隐匿在地下的烧造核心区域能否被找到?凤毛麟角的张公巷青瓷碎片会不会再次出土……”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考古团队在张公巷现场发掘的画面缓缓展开。这是一支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组成特殊考古团队。12月11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用近40分钟的时长对张公巷考古发掘进行了专题报道。


张公巷瓷窑址位于汝州市区东南部,西北距唐宋时期的汝州州衙遗址约1500米。2000年,张公巷瓷窑址被发现,分别于2000年春、2001年夏、2004年春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2006年5月,张公巷瓷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三次考古发掘面积很小,出土以瓷片居多,极少整器,但胎之薄、釉之美已经震惊学界,业内人士对2017年的重新发掘充满期待。

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围绕张公巷瓷窑的性质、年代、瓷种等也存在不少争论,诸多谜团有待此次发掘揭开。在2004年5月召开的汝州张公巷瓷窑址考古新发现专家研讨会上,与会的中国古陶瓷学会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张公巷瓷窑的发现意义重大,很有可能是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中的官窑,即宋徽宗皇帝“京师自置窑烧造”的北宋官窑。

与其他窑址不同,张公巷瓷窑址位于汝州市区,全部被压在密集的民房之下,致使分布范围和区域无法探明,发掘工作难以开展。为了持续加大对张公巷瓷窑址的保护力度,全力支持配合专家的考古发掘工作,2016年,汝州市投资将近2个亿,对张公巷窑址上的200多户居民进行拆迁,划定了核心区28860平方米的范围;2017年,张公巷主动考古发掘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该项目是2017年度河南省唯一一处陶瓷类大遗址项目,争取到国家专项资金200余万元,获批考古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

2017年6月21日,汝州市张公巷瓷窑址考古发掘启动仪式在张公巷遗址发掘现场正式启动,备受各界人士关注的张公巷瓷窑址第四次发掘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截至目前,考古团队已经发现了大量清、明、宋、金时期的瓷片,同时,大量与烧窑相关的窑具匣钵、釉料原料坩子泥等也先后被发掘到,烧造核心区域呼之欲出。

文/吴改红 图/李安

点击观看:12月11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张公巷考古发掘完整版视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207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