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汝州生活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汝州生活网 首页 城事

汝州这个“后婆婆”,77岁了,还在照顾两个脑梗病人,她的苦你可以想象,她的乐观你却 ...

1980年,丈夫因病去世的屈玉枝带着6岁的儿子建华来到比自己大一岁的钟进京家,和老伴因病去世的钟进京又重新组建了一个新家庭,而此时的钟进京已是4个孩子的父亲。37年来,屈玉枝苦心经营,尝尽了酸甜苦辣,并用自己那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屈玉枝

来到纸坊镇新庄村,记者见到了今年77岁的屈玉枝,身材瘦小的她虽然已是满头银发老太太,但精神抖擞,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经人介绍,1980年,我带着6岁的儿子从常楼村来到新庄村,与小学教师钟进京结合,婚后未再要孩子,而此时的钟进京已与前妻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当时钟进京家的两个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就这样,我们两家人组成了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屈玉枝说。


刚来到钟进京家时,面对着全家数张要吃饭的口和钟进京每月仅二十多元的工资,屈玉枝一时无所适从。她起早贪黑地做事,春播秋收,哪一样都没有耽误,干着男人才做的苦力,安排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精心盘算家里的每一分开支。多年来,在屈玉枝的照看下,整个家庭和睦,孩子、孙子一个个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


俗话说:做后娘难,而做后婆婆更是难上加难。自嫁进钟家后,屈玉枝一直把钟进京的几个孩子当成亲生孩子对待,与丈夫同甘共苦,共度患难。帮两个儿媳妇照看孩子,让她们去做自己事情,儿媳妇也从来没有把她当后娘对待。屈玉枝总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将心比心就没有过不好生活”。


在屈玉枝与丈夫的共同努力下,子女的生活也越过越好。平时,这个儿媳妇生孩子了,那个儿子家的孩子要看护了,这些家庭琐事屈玉枝都处理的面面俱到。


几十年来,屈玉枝和丈夫相互陪伴,风雨同舟。1998年夏季,钟进京从教师岗位上光荣退休,两人一起在家照看孙子、孙女,倒也乐得轻松自在。可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一个秋天的晚上,钟进京突发脑梗倒地,自此卧床不起,屈玉枝每天给丈夫喂药、洗衣,照顾的无微不至。可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6月,在广州打工的三儿媳常玉荣也因脑梗住院,在武汉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家静养。

(屈玉枝与丈夫钟进京)

为了能让常玉荣更好地生活,屈玉枝承担了同时照顾两个卧床不起病人的重担。每天要为老伴、儿媳妇喂药、喂饭、擦身等等,当时已七十三岁的屈玉枝所要承受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可想而知。2013年7月18日晚,在给儿媳妇换尿布时,钟进京突然翻身掉床,本已不能自理的钟进京又住进了医院。


通过屈玉枝的悉心照料,精心调养和护理,几年来,老伴和儿媳的病情都有了很大的好转,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


“屈玉枝老人嫁入我村三十余载,团结邻里,和睦乡亲,协助丈夫一起把这个大家庭搞得有声有色,受到了众位父老乡亲的表扬、夸奖,多次被村两委会授予“好婆婆”的荣誉称号。”新庄村党支部书记仝运动这样评价屈玉枝。他说,屈玉枝老人不仅是一位好婆婆,更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她的所作所为正是体现了中国女性向上、向善、朴实、勤劳之心,在全体村民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如今,这个家庭共28口人,最长的78岁,最小的才刚满一周岁,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是一个四世同堂,人人羡慕的大家庭。


看着远处推着轮椅蹒跚走来的钟进京,脑海里回荡着刚满一岁的重孙子学走路的样子,慢慢地屈玉枝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468 回复0
温馨提示
欢迎使用汝州生活网。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在您使用“汝州生活网”服务之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并充分理解协议条款内容。我们将严格按照您同意的各项条款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汝州生活网隐私权政策适用于汝州生活网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统称为“汝州生活网"),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汝州生活网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