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部局及交警总队近日对宣传攻坚战做作出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有效提升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水平,全面预防和减少秋季道路交通事故发生,2017年10月26日,汝州交警大队结合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成立了由市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张志高为组长,大队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统一行动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分工,主动出击,多措并举,全方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全力提升广大道路交通参与者文明驾驶、平安出行意识。
一、利用农村“两员”文明劝导、认真履职
大队公路巡警四个中队分别协调指导各辖区乡镇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站安全员,发动所在乡镇各村316名劝导员,在劝导站对过往车辆、行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同时,劝导员还深入到村民家里上门宣传,通过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二、打响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攻坚战
针对农村群众存在农用车辆违法载人、摩托车超员、骑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等突出交通安全问题,大队组织各中队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深入各村庄、田野地头及居民家中,通过与广大农民朋友一对一交流、发放宣传单5万余份等方式,向他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向他们讲解农用车辆违法载人、摩托车超员、骑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酒后驾驶、超速等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教育广大农民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安全出行意识。
三、利用农村“大喇叭”,唱响交通“安全曲”
为使交通宣传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大队结合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特点,组织宣传民警走进辖区各乡镇利用大喇叭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常识、无牌无证驾驶、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酒后驾驶、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的危害及乘车出行注意事项、驾车防范措施,警示广大群众注意交通安全,并根据辖区交通安全情况进行针对性宣传,因为大喇叭具有覆盖面广、强制接收等特点,在农村交通安全宣传上发挥了大作用。
四、扎实开展农村校园交通安全宣传
首先大队通过积极联合教育部门,对我市辖区农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进行了深入梳理摸排,按照认真梳理摸排,提前组织部署,包村民警深入辖区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课,引导学生克服不良习惯,摒弃交通陋习,学会自我防范,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及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其次是发放“家长一起学”交通知识小问卷,让孩子们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完成。小问卷一方面让孩子们增添了乘车、骑车等方面的交通安全常识,另一方面更是让家长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与家长之间就能相互影响、相互督促,共同为校园安全奠定坚守基础。第三是常态化开展“上好一节安全课”活动,在校园内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制作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栏、要求学生以自己守法的实际行动带动家庭认真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从而做到“教育一个人,影响一个家”。
五、加强路面宣传阵地,注重教育警示
大队要求民警查纠交通违法行为时要做到处罚与教育并重,在查纠每一起交通违法行为时,既要针对具体违法行为,积极对违法驾驶人做好现场警示教育,使驾驶人深刻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还要对乘客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文明交通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出我市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六、将运输企业安全放第一,将企业责任记于心
为加强我市辖区重点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大队源头化管理中队深入辖区“两客一危”运输企业,对企业责任人、安全员及驾驶人进行紧急约谈,“面对面”的零距离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通过摆放事故展板,给负责人及驾驶员签订了《关于严格落实运输企业风险管控责任告知书》。并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解读相关法律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增强企业责任人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并分类建立汝州市运输企业责任人、GPS监控责任人、监控人员、重点驾驶人、车主等微信工作群,进行点对点交通安全警示、提示。从而让驾驶员养成不超速、不超员、不酒后驾驶、不乱穿路线行驶、不乱停乱放、不占道行驶等“七不”良好习惯,从源头上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七、巧用新媒体,全面提升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大队充分发挥网络、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宣传传播功能,定期、不定期向“两客一危”和重型货车等四类重点车辆驾驶员发送违法提示、安全提示短信,提醒他们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从源头做好事故第一步预防。同时又及时向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及时地向社会公众集中传播各季节道路交通出行安全知识和天气、路况信息,让广大群众在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最大限度避免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汝州市交警大队将继续创新举措,狠抓落实,认真履职,进一步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加强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进一步巩固提升交通安全宣传的良好成效,营造“依法、安全、文明”的交通宣传氛围,努力建设和谐、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