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汝州生活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汝州生活网 首页 城事

仁孝行于家——“感动中国”人物朱晓晖任教汝州外国语学校

朱晓晖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映象网汝州讯(记者 杨增强 实习生 陈蒙乐)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我们精神的源头,往往会牵扯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信仰与传承。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让孩子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国学的力量,汝州外国语学校特邀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被称为“边城孝女”的朱晓晖作为该校国学老师。

汝州外国语学校的校园文化

  作为一所高起点、高端化并致力于打造中原名校的学校,汝州外国语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中西文化融合、智慧人格并重、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是能够较好的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自建校伊始就把国学纳入了正常的教学课程,目前中小学均开设有国学课程,如书法课、国画课、国学课等,把国学彻底融入学生学习的范围之内,并举办了“中小学书法比赛”、“母亲节朗诵比赛”、“弟子规朗读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晓晖说:“汝州的文化历史深厚,外国语学校对学生国学文化的教育也开展的很好,这个学校给了我很多爱,我要做的工作是把爱传播出去。”朱晓晖还表示已经有了国学开展的具体计划,包括在小学阶段开展《弟子规》,中学阶段开展《孝经》等的学习,而且后期还会进行家长学校的《父母规》的学习等等。

  该校校长耿宝柱表示,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德育教育的不朽教材。国学经典需要传承,学校教育有必要把传承下来的国学经典引入到校园中来,引入到课堂中来朱晓晖老师的加入为学校国学的开展增添了坚实的力量,希望国学能够切实地从娃娃抓起,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教育活动,让学生“与圣贤为友,砥砺品学;与经典同行,奠基人生”。

  附:朱晓晖简介

  朱晓晖,女,1973年出生,黑龙江绥芬河市民,被称为“边城孝女”,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朱晓晖的颁奖词: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著雪花围攻著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重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朱晓晖事迹:

  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失去了生活能力。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

  朱晓晖曾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诗歌在全国获得过很多奖。父亲生病前,她喜爱读诗、写诗﹔而现在她看得更多的是医学护理和养生方面的书籍。老人患病后落下了瘫痪的毛病,腿脚不便,大小便也不能控制。朱晓暉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擦洗身体。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老人卧床13年都没有得过褥疮。

  维持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老人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养老保险。父亲治病的开销不能省,朱晓晖就只能去市场里捡人们不要的菜给父亲吃,自己则用咸菜就着米饭度日。虽然生活环境艰苦,但朱晓晖一直努力让父亲生活的更舒适些。老人因为心疼女儿,常常痛哭。

  除了每天照顾父亲的起居外,朱晓晖在周末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三四个"债主"的孩子补习。对于别人的帮助,朱晓晖感恩在心,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把爱和善意传递给更多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135 回复0
温馨提示
欢迎使用汝州生活网。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在您使用“汝州生活网”服务之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并充分理解协议条款内容。我们将严格按照您同意的各项条款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汝州生活网隐私权政策适用于汝州生活网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统称为“汝州生活网"),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汝州生活网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