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秋季开学第一天,中午11时许,正是汝南街道办事处余堂小学放学时间,六(三)班学生杨涵涵与其他学生一道在老师的带领下高高兴兴走向学生食堂,由政府资助的免费营养午餐又开饭了。我市自2015年11月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试点工作以来,先后有近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吃到了热腾腾的免费午餐,学生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 据了解,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64所,在校生24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16万人。除了6个山区乡镇外,一些虽是平原乡镇但地处偏远的学校或教学点,长期以来,孩子们上学路途较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尤其是冬季,吃馒头、喝水仍然是不少孩子的午餐。为了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午餐状况,我市于2015年11月23日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了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试点工作。根据我市实际,市教体局经过多方实地考察,把重点放在6个山区乡镇和平原乡镇的偏远学校。在标准界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多种情况,将小学1-3年级界定标准定为家庭距学校1.5公里以外,4-6年级定为2公里以外,对达不到距离要求,但需过河、翻山、跨越公路等上学交通不便的学生予以适当放宽,对低保家庭、受重大经济损失家庭、丧父丧母和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家庭以及革命烈士、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不受距离限制,全部予以享受。 ![]() 为了让每一名享受到免费营养餐的中小学生都能吃得好、吃得开心,市教体局组建专门的专家队伍,根据小学生和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身体发育营养需求,研究制定每周五天的科学营养食谱。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堂建设和食品安全工作作为计划实施的重中之重,严格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查,强化其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加强食堂基础建设,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从而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确保学生吃得安全。 作为全省非国家贫困县而在全省率先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直管县市,我市坚持边实施、边总结、边促进,重视听取基层学校师生和广大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创新形成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汝州模式”:对小学生补助的3.5元和对初中生补助的4元要全部足额用于、且只能用于购买等值、优质食材,不能列支其他费用。此项标准从2017年提高到小学生每人每天4元,初中生每人每天5元;同时按照每个学生每天1元的标准,拨付人工及管理费用。各学校均建立了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采取因校制宜、区别对待的方式进行供餐。对于经过改造、能够开伙做饭的学校按期自办开伙并给予7000-50000元的奖补资金。不具备自办条件的山区教学点可选择附件条件较好的家庭供餐,或由附近其他学校送餐,确保每一名符合条件的学生都能够吃上安全、热乎、可口的饭菜。 2016年,全市各实施学校已实现了“四个统一”,即:食材统一配送、统一安装监控、全市统一食谱、统一办理卫生经营许可证。尤其是监控,要求全市各实施学校安装监控,管理部门和学生家长可通过手机下载软件,在手机上实现对食堂做饭、供餐和学生用餐情况的实时监控。 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将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和目标,努力在服务学生方面下大气力,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2015年11月的每生每天3元逐步提高到如今的小学生每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生每天5元,先后有69634名学生享受到热腾腾的免费午餐,累计投入资金2379万余元。 补贴标准和饭菜质量的不断提高,受惠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村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赞誉。2016年6月,《教育时报》对我市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河南日报》将其作为全省教育扶贫的先进典型案例进行了报道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2016年底在全省营养餐工作会议上我市做了典型发言。 版权声明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www.eruzhou.com)。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7-11-16
2018-01-15
2018-01-15
2017-11-16
2019-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