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汝州生活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汝州生活网 首页 城事

【汝州最美地名】石桥古槐

石桥古槐

魏少真

听闻纸坊镇石桥村有百年古槐,惊喜之余便想一睹这百年古木的风貌。随着众人徐步走在整洁的街道,从芳草萋萋的游园中传来孩童嬉戏声,老屋前的老人们悠然地摇着蒲扇,看我们来便笑盈盈地说“又来看大槐树啊!”说话间,便转到了老乡的家中。


百年古槐


在一片绿意葱茏中走近这大槐树,仔细看时,忽然想起余秋雨先生对古树的一段描写“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已枯死,但在这里伸展着悲怆的历史造型,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矫情而透明。”说得贴切、通透。


生机盎然


此行只看到余下的两棵古槐。其中的一棵,树干虬曲苍劲,树叶茂密,生于一户却荫蔽两家,冲破了围墙,倚靠于邻家的屋瓦之上,树干中空,犹如朽柴,但树冠葱茏,生长恣意,又正值花期,一片生机勃勃;另一棵,三个人才能合抱的树干,枝干俊美挺拔,树冠更加硕大,仿佛张开的绿伞。


青苔茵茵


据村上的老一辈讲:石桥李村,自明末清初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民建村至今,已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近四百年约十七代之沧桑。当年由晋迁豫时,有李义龙、李义凤、李义蛟、李义豹、李义生弟兄五人。其中老三李义蛟、老四李义豹分别迁至登封李石桥村与南阳大石桥村,老大李义龙、老二李义凤、老五李义生则迁至汝州石桥村。为纪念故乡,便种下三棵从山西带来的槐树。初来异地,一片“水围子”(即四周被水渠包围),李氏兄弟就在周边建造十座石板桥,建村立家,繁衍生息。石桥李村由此而得名。


槐花朵朵


“这树是有历史的,李家的根就在这里,隔三岔五就有外地人远道而来祭拜,追根溯源·······”“这树就是老祖宗,以前每每刮风天,枝干总是挑了屋顶的瓦,俺们是漏了补,补了修,从不动枝干的一分一毫······”“这树可灵了,之前有人得了顽疾,吃啥药都不管用,听说摘了古槐树的叶子熬汤喝可以,便拜了老槐树,取了叶子,清水熬了汤喝下,病竟然好了,都说这树是‘槐仙’······”“对,对,这老槐树会结槐籽,槐籽按节气摘了,三蒸三晒,可是泻火良药呢!”说起古槐,乡亲们热热闹闹地说起来。这古槐,俨然成了岁月的见证,成了浓浓乡情的寄托,成了一份美好的守望。


葳蕤葱茏的树冠


听着故事,抬头仰望着百年古槐,沧桑的岁月雕琢着年轮。夏风拂面,阵阵清香袭来,深绿色的叶子轻轻摇曳,在高处凝望着红尘阡陌。春风十里,百年古槐,这是看得见的乡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155 回复0
温馨提示
欢迎使用汝州生活网。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在您使用“汝州生活网”服务之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并充分理解协议条款内容。我们将严格按照您同意的各项条款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汝州生活网隐私权政策适用于汝州生活网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统称为“汝州生活网"),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汝州生活网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