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汝州生活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汝州生活网 首页 城事

大宋皇帝吃饭端这里的碗?汝州张公巷瓷窑址考古发掘全面启动,将揭开这“天大的”谜团 ...

6月21日,我市张公巷瓷窑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本次考古发掘活动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汝州市委市政府主办,汝州市文物局承办,来自全国及河南省陶瓷和考古行业的专家代表出席启动仪式。市委书记高建军宣布启动仪式开始。


启动仪式现场


张公巷瓷窑址发现于2000年,位于汝州市区东南部,距唐宋时期的汝州州衙遗址约1500米。经考古学家考量,遗址中心区面积约3600平方米。


据了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曾先后4次对张公巷瓷窑址进行小范围考古发掘。前两次只发现一些类似于汝瓷的青瓷、窑具和素烧坯残片。但在随后的发掘中,清理出不同时期的房基4座、水井4眼、灰坑79个、澄滤池1个,出土了一批全新的青釉瓷器和窑具,其精美的工艺引起中国古陶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张公巷瓷窑址也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的张公巷瓷窑址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上,鉴于张公巷瓷窑址出土青瓷的精美,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其性质是官窑。但受发掘面积等条件的限制,对其年代却不乏争论。有80%的人认为张公巷窑是北宋官窑,少部分学者认为是金代以后的窑址,个别学者则认为其烧造时间是元代。


吸引各界媒体关注


“虽然张公巷窑的重要学术地位毋庸置疑,但长期以来其性质还缺乏统一认定,希望通过这次深度发掘,能够确定张公巷窑的烧造年代和窑业性质,解决北宋官窑的相关问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在考古发掘启动仪式上说。


“这是一次具有明确学术目标的考古活动。”考古队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赵文军说,“确定张公巷窑的时代、解决学术争议,是最主要的学术目标。以往的发掘面积太小,地层分不太清,此次力争‘搞准’张公巷窑的性质,‘卡死’其年代,进一步揭示遗址的分布、布局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启动仪式上讲话


为进一步推动张公巷瓷窑址发掘工作,2016年8月以来,我市投资2亿元启动张公巷拆迁安置工作,拆迁面积近2.9万平方米,涉及200多户居民,为张公巷窑考古提供了新契机。今年,张公巷瓷窑址考古挖掘再次获批,考古发掘面积扩大至1600平方米,成为本年度河南省唯一一处陶瓷类大遗址项目。


“张公巷窑目前已具备考古发掘条件。希望通过深度发掘张公巷窑遗址,筹建大型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为全世界汝瓷爱好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观赏、研究、体验的平台。”高建军说。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天富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市领导陈国重、郭杰、李涛、杨英武及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杨兆华参加启动仪式。



来自新华社的报道:



河南汝州重启张公巷窑考古发掘,社会各界期待“爆棚”,原因在于,张公巷窑高度疑似为北宋官窑,此次考古,有可能破解中国陶瓷史上的千年悬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1日重启“高度疑似为北宋官窑”的汝州张公巷窑考古发掘,引起国内外陶瓷研究者和爱好者密切关注。考古甫行,各方期待已“爆棚”。原因在于,张公巷窑高度疑似为北宋官窑,此次考古,有可能破解中国陶瓷史上的千年悬案。


【回顾丨发现北宋官窑?】1999年夏,汝州市区张公巷附近居民建楼挖地基时发现稀有瓷片,当地古陶瓷专家朱文立认为价值重大,遂上报河南省文物局。此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4次发掘,虽不足300平方米,但成果震惊中外,不少专家认为极有可能是北宋官窑。这是2004年新华社采制的专家研讨会电视新闻。


张公巷窑遗址全部被压在密集的民房之下,分布范围和区域无法探明,但张公巷窑出土青瓷十分精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国唯一一处不明保护范围的“国保”。汝州投资2亿元拆迁近2.9万平方米200多户居民,为破解千年悬案提供新契机。


汝州市委书记高建军表示,当地将全力为考古工作提供最好的环境。


指甲盖大小的出土瓷片都被精心编号,纳入研究者视野。



2004年2月,当地政府拆迁7处民房,考古发掘只有124平方米,与张公巷窑烧造有关的遗迹一共发现有多个单位:3个灰坑、地层以及一个和制胚原料有关的陶洗池,出土数十件能复原青釉瓷器及数以万计的青瓷片。


记者日前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目睹了7件修复后的张公巷发掘精品:青釉鹅颈瓶、盆口折肩瓶、捉手器盖、深腹碗、板沿盏托、四方平底盘和撇口束颈壶。它们曾应邀到日本和台北故宫展览。


【千年悬案:张公巷是北宋官窑、金代官窑,还是元代官窑?】鉴于张公巷窑出土青瓷的精美,专家们一致认为其性质是官窑,但对其年代却争议不休,主要有北宋官窑、金代官窑,还是元代官窑三种学说。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说,大多数学者认为张公巷窑是北宋官窑,但需进一步发掘找到更多考古证据。


【“北宋官窑”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一般以地名命名,唯有北宋官窑,没地点没出处,也没传世品,文献记载仅有区区14个字“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再加存在时间太短、制作产品太少、宫廷之外极其罕见等原因,对于其是否真实存在诸多争议,无法确认。


日本东亚陶瓷研究会会长、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原馆长伊藤郁太郎主张公巷窑就是北宋官窑。他专门申请日本文部省的一个科研基金,研究目标就是确定张公巷窑是北宋官窑,为了完成课题,2004年以后他连续5年每年来一次河南调研张公巷发掘出土文物,还去现场实地了解和研究。


亲手发掘汝窑和张公巷窑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郭木森认为,张公巷窑有可能是金代官窑。他说,汝窑被南宋官窑继承的脉胳很清楚,张公巷窑距汝窑烧造区仅20公里,近在咫尺,但它们之间继承关系却不如南宋官窑。特别是从考古学上的地层关系上来看,张公巷窑是北宋官窑的可能性不大。


中外古陶瓷专家们期待,此次大规模发掘能找到更多的考古学依据,证实张公巷窑的性质和年代,搞清国保单位的保护范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212 回复0
温馨提示
欢迎使用汝州生活网。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在您使用“汝州生活网”服务之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并充分理解协议条款内容。我们将严格按照您同意的各项条款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汝州生活网隐私权政策适用于汝州生活网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统称为“汝州生活网"),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汝州生活网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