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汝州生活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汝州生活网 首页 城事

汝州田间地头惊现“法宝”,不光助力禁烧,而且能挣钱,还有补贴……

五黄陆月天,焦麦炸豆时。6月3日上午,汝州市寄料镇程庄村的一片麦田里,当地的养殖户安三正忙着在地里用机器打麦秸捆。


“去年养了400头牛,收储秸秆4000吨;今年养了500多头牛,我自己买了2台打捆机,租了5台,准备收储6000吨秸秆。”安三说。



在汝州,今年像安三这样主动跑到田间地头抢收秸秆的养殖户还真不少,还有些农民则看准了这里面的商机,干起了收秸秆的买卖。


汝州市小屯镇玉王村,打捆机主魏学伟正在地里打捆,他购买了两台秸秆打捆机,一台机器一天能打捆100亩地的秸秆,然后卖给养殖场或者综合利用企业,能有一笔不少的收入。


“花11万元买一台这样的打捆机,每天可以打3000—6000捆,每捆能卖6元左右,如果购买者自己来地里拉,一捆卖4.5元,利润还是很可观的。这边打捆完就要送往一处养殖场,人家立等着要,场里的人就在边上等着,就怕谁再出高价钱劫走秸秆。”魏学伟告诉记者。



可过去的汝州,秸秆还田和收贮利用可没这么“有人气”。每到三夏,秸秆禁烧工作就成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基层干部十分“头疼”的活儿。禁烧干部不辞辛苦的入户宣传、悬挂禁烧横幅,24小时田间地头蹲点,还是管不住地里头的“狼烟四起”,就算是按每亩地给了些补贴,还是没能将秸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解决掉。


今年,汝州市根据小麦播种面积向各乡镇、街道拨付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并将标准由2016年的2元/亩提高到今年5元/亩,经费总额达到3500余万元。按照以实物验收为主,其他为辅的原则,夏季收贮小麦秸秆的单位或个人,达到100吨以上,按每吨4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这样便催生了一批像魏学伟这样的专业收储秸秆人员,他们除了卖秸秆赚钱外,还可拿到一笔不菲的补贴。



“今年收储的秸秆比去年量更大,去年小屯镇收储秸秆有5户超过100吨以上,享受到了一吨40元的补贴,今年小屯镇收储大户又增加了12台打捆机,预计今年比去年要多很多。”在玉王村进行技术指导的小屯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崔杏军说。


截至目前,该市麦收面积53.9万亩,其中秸秆还田面积46.9万亩,收贮利用面积7万亩,实现了秸秆全量化利用。


河南日报记者 李若凡 

通讯员 宋盼盼 吴改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174 回复0
温馨提示
欢迎使用汝州生活网。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在您使用“汝州生活网”服务之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并充分理解协议条款内容。我们将严格按照您同意的各项条款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汝州生活网隐私权政策适用于汝州生活网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统称为“汝州生活网"),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汝州生活网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