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城事

【汝州乡镇名片·寄料镇】你好!我是寄料,这是我的名片!




很久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很久是多久?

 100万年前!

是的,你没看错

寄料的历史要从100万年前的“张湾化石遗址”说起……


10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张湾化石遗址



张湾遗址位于寄料镇郭沟村张湾燕(严)子河东岸龙骨山上,北距汝州市区25公里,距寄料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据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队鉴定,此文化遗迹距今约100万年,早于陕西蓝田人,晚于云南元谋人,价值甚高。


寄料街(镇)的来历


寄料镇政府所在地寄料街,上点岁数的人都叫圪料街,有人说这是因为过去街道不直,所以土话就叫圪料。真实情况还得从王莽撵刘秀说起。

 刘秀画像

公元22年秋,已经随兄长在南阳起义的刘秀带一随从到伊阙(现龙门)观察敌情,熟悉地形,被王莽的守将发现,王莽亲自带兵一路追杀。刘秀从龙门东冲西撞,左冲右突,且战且退。天将黑时,人困马乏,跑到寄料这个地方。当时这里人烟稀少,自南阳到洛阳的驿道从这里通过。山脚拐弯处有一家路边旅店,平时生意比较好,店家人也忠诚老实。刘秀和随从来到这里,看天色已晚,听听后边也没有追兵的声音,座下的马也是四蹄无力,陪着主人呼呼喘气。刘秀就勒马下蹬,让随从上前求店家赊一顿饭,给马赊一顿草料,为啥说赊呢?因为身上的盘缠早跑丢了。

店家一看刘秀主仆二人,虽然因疲乏显得憔悴,但眉宇不失英雄之气,料也不是等闲之辈。这种人要不是有十分的难处,是不会装穷求人施舍的。

过去凡是在驿道或官道开店经商的人,无不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眼灵活,善解人意。这店家既然看出刘秀不是等闲之辈,当然格外殷勤周到。一边连声说着:“甭提钱,客官能光临小店,就是小店的福气造化。谁出门没个闪失?到店如到家,到家甭客气,人吃马喂管足管够!”一边忙吩咐小二端草料喂马,自己亲自张罗盛饭端菜。

谁知刘秀主仆二人一个蒸馍没嚼完,两匹马一筐草料没吞完,就隐约听出从北方传来乱嘈嘈的马声响,知道是王莽的追兵快到了,丢下碗筷赶忙牵马谢过店主,朝南而去。

两年以后,刘秀的起义军在河北发展壮大,被当时的临时皇帝刘玄封为萧王,回南阳探亲又路过这里。为了感谢这家店主当年施舍草料之情分,专门拐到店里歇息叙旧,临走时又命留给店家马料两袋。

刘秀走后,店主觉得自己荣耀,也为自己当年慧眼识人义举感到自豪,就把自己的小旅店取名“给料店”。

汝州方言“给”gei念成“供给”的“ji”,所以后来官场不仅把“圪料”说成“寄料”,还逐渐把“给”字写成“寄”字,也成现在的寄料街了。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近现代这里出现了一大批著名人物,

他们在各行各业,通过自己的努力,

将汝州的本土文化推陈出新,带向世界。

来看看寄料都有哪些名人?

(排名不分次序)

“能人”郭明


郭 明

郭明,男,汉族,生于1942年4月28日,卒于2016年6月27日,享年75岁。“能人”郭明,《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报道过他的事迹,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刘杰等与他合影留念,作家张一弓以他为原型创作了两部中篇小说,其中《火神》被改编为电影,地委书记为他授过匾,县长为他披红挂花牵过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寄料镇寄料村村民郭明,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明星”。他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跑运输、炼硫横,发展集体经济,救助本村贫困户,带领群众实干脱贫,走共同富裕之路。1982年,郭明当选为河南省劳动模范。


 1982年,郭明(左一)参加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大会期间受到省委第一书记刘杰(左二)接见


 1983年,郭明(左一)参加河南省第六届人大代表期间受到省委书记刘正威(左三)接见



 1982年11月23日,河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有能人出谋划策,靠劳动摘穷帽子,郭明带领全队一年致富》。





 曲胡演奏大师宋喜元


宋喜元

宋喜元,男,1936年6月出生于汝州市寄料镇太山庙村。1954年参加河南省曲剧团。师从钟国顺学拉曲胡,曾多次荣获河南省演奏一等奖。主要作品有《赶脚》、《风雪配》《逼婚》等。本人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他演奏的音乐以“细腻、流畅”而著称,并能使音乐“强而不燥,快而不乱,慢而不散”。在戏曲伴奏中,对于剧情的“悲欢离合”和人物的“喜怒哀乐”,能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


李树建

李树建,男,中共党员,1962年4月出生,寄料镇观音堂村人,豫剧须生“李派”创始人。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男演员首位“二度梅”获得者,两次获文华表演奖,一次上海白玉兰表演奖。其中代表剧目有:《程婴救孤》和《清风亭》、《鞭打芦花》、《苏武牧羊》等。《清风亭》由中央电视台录制收入国家艺术精品库。其中《程婴救孤》、《清风亭》和《苏武牧羊》被称为“忠孝节”三部曲。

 左为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舞台形象

《程婴救孤》剧照




剧作家姚金成


姚金成

姚金成,男,寄料镇小寨村人。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艺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大型艺术文化刊物《东方艺术》总编,田汉戏剧奖组委会秘书长。并多次担任文化部国家艺术奖专家评委。主要代表作有豫剧《香魂女》、《村官李天成》《蚂蜂庄的姑爷》等二十余部。其作品曾先后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剧本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国家级奖项,并获河南省政府记大功一次。


看到这里,

想必大家对寄料有了一定了解

现在是不是非常期待一睹

咱大美寄料的美景呢

 上 图 

那个谁,请擦干你的口水


九峰山


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汝州市西南与鲁山县西北交界处,因自西向东有九座奇峰而得名。九峰山主峰海拔896多米,原始生态保护良好,植被茂密,景点纷呈,极具开发价值,2011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汝州市寄料镇境内的九峰山,历史文化灿烂。汝州古为南梁、周南,九峰山因位居其疆域之南,又称“南山”。《诗经·樛木》曰:“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可见,自周朝以来皆为人们寻幽、祭祀、求福之地,盛名“福山”。其主峰四寨山上都有遗存的用石头砌成的古寨墙,故而得名。据专家考证,这些石墙、石垛,是公元前540年左右春秋战国之交时期,楚国称霸征战所修筑的北部长城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长城。




白龙潭



楚长城


  修复中的楚长城



汝州市九峰山自然风光如画。景区内峰峦叠嶂,巍峨壮观,奇石峥嵘,峡谷纵横,山溪清流,深潭交纳,洞穴密布,相映成辉,云雾飘渺,宛如仙境。有海拔1165.8米的“伏牛第一”岘山,以及马头崖、双庙河、马刨泉、九女坑、金灯石、丰乳坡、五朵山、莲花洞、神仙洞、黑龙潭等230多个山水精品,堪称“自然绝境,诗情画意”。


游客服务中心




这里森林景观诱人。景区地处热带与暖温带分界处。特殊的气候和地形,使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各种植物近千种,是“天然植物园”。山涧千滕万蔓,药材比比皆是,是难觅的“药材宝库”,曾是唐代医学家孟诜采药行医的地方。


玉皇庙



汝州市九峰山有红腹锦鸡、野猪、松鼠、山鹰、画眉等珍奇异兽,是动物栖息之地。这里山色秀丽,林泉交织,春天是花的海洋,夏日是绿的世界,秋时是彩的季节,红叶点缀绿丛之中,流光溢彩,媲美生辉。尤其是南岭古树群、万年杏柳、千年青岗、 情侣榆、结义树、五样柿、山杜鹃、野生兰等古木异草,令人流连忘返。


马刨泉



净水寺



岘山


岘山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西南寄料镇,距河南省汝州市区约50千米处。海拔1165.8米,为汝州众山之冠。



 李世民岘山御题“危峰独见”

远望岘山,山相连,峰相叠,云缠雾绕,优雅神秘,植被茂密,蓊郁苍翠,山泉奔腾跳跃,“地河”时隐时现,清逸秀丽,美不胜收。从山下往上望,如天上宫阙。在山巅眺望四方,山下小河弯曲,伸向远方。处处云蒸霞蔚,烟雾飘渺,山天相连,仿佛置身于云海雾涛之中。“岘山叠翠”为古代汝州八景之一。

 武则天御题“伏牛第一山”

元代汝州进士张政题诗赞道:“叠嶂层峦翠色重,白云散尽显晴峰。眼前眉黛浑如画,谁识天机造化工。”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著名诗人杜甫、宋代文学家苏轼等,都曾到岘山游玩赏光。

大石门

古树名木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历尽沧桑,依然以最美的姿态展现在后人面前,

守护着一方百姓安康。

 寄料镇的每株古树名木都有她辉煌的过去,

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

……






寄料镇地处深山区,岘山、九峰山等大山雄浑高大,层峦叠嶂,峡谷纵横,洞穴密布古梁河、燕子河等河蜿蜒前行,秀丽多彩。特殊的地理地貌,良好的森林生态,奋发的寄料镇人民,使这里成为华夏文化发源地之一,留下众多历史文化遗迹,保存下来不少富有文化科学价值的古树,是全镇人民自然和历史的宝贵财富。











还有这么一群古寨

安静的掩映在群山之中,

满山,都是绿油油的树,

古韵古色的石寨,静静的立在那儿

……

来安寨


来安寨位于寄料镇郭沟村西南面山坡顶上,始建于明,兴建于清,依山傍水而建,东寨墙以山体石崖为屏障,南、北、西山势较为平坦,分为南寨门和北寨门,寨墙为石砌垒成,山寨占地面积约有百亩靠上,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朴实。


桑树坪石寨


桑树坪石寨建在桑树坪村的一个小山包上,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2 阅读290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