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内容|自定内容|自定内容|自定内容|购买插件
汝州生活网图展中心城事正文
河南日报用整版重磅报道了汝州这个小镇和这三个人······

河南日报用整版重磅报道了汝州这个小镇和这三个人······

克米设计演示广告 - 时间还剩: 10
loading...
loading...
古有汝瓷,青如天、面如玉,汁水莹泽,含水欲滴。今有小镇,景如画,境如诗,水色山光,美不胜收。一座汝州城,一部千年文化史。在宋代,汝州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然而宋金的一场战火,让汝瓷技艺从此断代 ...

0人评论160人参与网友评论

欢迎您,请先 [登录][注册] 后再发言!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08-2022 克米设计 www.comii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31645号
汝瓷小镇   郭亚伟 摄汝瓷小镇  文化名城谱新曲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五,位于汝州蟒川河畔的中国汝瓷小镇游客接待中心内,一场特别策划的“天青回响”汝州陶瓷精品展,为广大市民缔造一个欣赏汝瓷和欢度佳节的好去处。千年前,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自古有着“十里蟒川河、十里大窑厂”之说,河两岸分布着40余处古窑址。如今,一座投资35亿元、占地12平方公里,集“文化+产业+旅游+生态+养生”于一体的艺术古镇正拔地而起。作为中华名窑、瓷魁之乡,半个多世纪以来,汝州人为恢复汝瓷技艺,发展汝瓷产业,栉风沐雨 ...汝瓷小镇田园综合体(硕平花海) 陈克彦 摄
朱文立:“以文立身”向汝瓷
“汝瓷的奥妙在于其二次窑变,这是一个至今无法破解的难题。结缘汝瓷,我要去破解这些汝瓷的谜题。”3月6日,窗外春雨淅沥,汝瓷大师朱文立坐在书桌前,翻开厚厚的古籍,开始认真研读。目前,他正在致力于澄清中国陶瓷史上的迷雾,试图把几大名窑的演变关系梳理清晰。人如其名,朱文立似乎注定“以文立身”。1975年,29岁的朱文立调至临汝县汝瓷二厂当临时工,参与临汝瓷豆绿釉的研究与开发。在豆绿釉新配方研制成功后,朱文立将临汝瓷豆绿釉的研制过程写 ...
“那是在1987年4月,出窑的瓷器中有4件出现了我们梦想中的天青色,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朱文立说。成功复烧汝窑后,投身汝瓷12年的朱文立并没有止步,他试图寻找到破解五大名窑更替和变迁历史的“金钥匙”,开始了破解汝瓷之谜的新征程。为了寻找到真正的汝官窑址,汝州城内每一次盖房、挖地基,朱文立都要到场,从破土动工守到地基挖掘完毕。1999年3月,一户民居在文庙东南建房,朱文立又匆匆赶到了现场。“当时发现了灰青色和灰白色两堆堆积物,这是配置汝官瓷的重要半成品釉料。在堆积物的下面,则是大面积的宋代青砖。”朱文立说, ...2004年,廷怀汝瓷研究所成立。在调整配方589个、遭遇1800多次的失败后,2006年,李廷怀终于把失传了800多年的汝瓷卵青釉重新带回人间,成为成功复烧汝瓷卵青釉的第一人。随后,他又经过196次试烧,成功烧制出张公巷北宋官瓷,使断代800多年的官瓷重见天日。在李廷怀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时政书籍。“这些书我每天都会认真读几页。”李廷怀说,瓷器是中国文明的象征,要把汝瓷做好,就要学习好国家政策。正是如此,他把汝瓷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引领着一件件“国之重器”走向世界。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