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生活网

标题: 【育儿宝典7】嫲嫲们必须知道的:乙脑病死率高达10%-20% ,夏季是高发季节! [打印本页]

作者: maybe    时间: 2015-12-25 18:41
标题: 【育儿宝典7】嫲嫲们必须知道的:乙脑病死率高达10%-20% ,夏季是高发季节!




育儿帮帮团自上线以来得到了亲子频道粑粑麻麻的大力支持哦,



章鱼在此非常感谢大家!



我们也将尽力提供最新最专业最实用的育儿知识 !



育儿帮帮团特推出每日一期的育儿宝典



希望能给粑粑麻麻们育儿时带来帮助哦,



粑粑麻麻有好的建议也可在我们合论亲子频道发帖,



育儿路上,合论亲子频道陪您一起讨论,一起分享!



[attach]24051[/attach]










今日育儿宝典:乙脑病死率高达10%-20% ,夏季是高发季节!




嫲嫲们都知道的,宝宝出生后,都会领到一个小本本,上面满满记载着要求必须接种的疫苗。是大自然太残忍,还是人类太脆弱?为何我们要接受这些病毒的“洗礼”呢? 每种疫苗的由来,背后都有许多或惊险或伤痛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聊聊乙脑疫苗吧!


[attach]24050[/attach]


什么是乙脑

乙脑全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主要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体征有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和阳性病反射等。
危害严重

病死率高达约10%-20%:乙脑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达约10%-20%左右。潜伏期为5-15天:乙脑的潜伏期为5-15天,患病几天后会出现中枢神经感染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如神志恍惚、昏睡和昏迷、惊厥或抽搐,颈项强直,受影响肢体出现麻痹等症状,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约30%左右的患者会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
我国乙脑的患病情况

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近几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间,但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
近期我国乙脑爆发回顾

2003年6月 广东省五华县乙脑疫情暴发。累计死亡27例,死亡率8.7%,疑似病例50例。
同时,湖南发现6例乙脑病例,海南共有12例乙脑病例,1人死亡。
2006年7月 山西省运城市9县区发生首例蚊虫叮咬引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共报告病例60例,其中死亡19人。
2007年5月 涉及酒房乡沙子村、郭家寨、马寨、小寨、三家村等8个村寨。50多名住院的患者中,9成多都是孩子,而沙子村是感染比较严重的村寨,大部分孩子都有患病症状。
[attach]24050[/attach]
了解乙脑疫苗

何为乙脑疫苗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目前有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两种乙脑疫苗,接种的疫苗不同所接种的次数也不同。
疫苗需要接种几次?
乙脑灭活疫苗:
需要接种4次,在宝贝8个月时接种第一针,间隔7~10天后再接种一针,此后分别于18~24个月龄和满6岁时再进行加强。
乙脑减毒活疫苗:
需要接种3次,在宝贝8个月时进行初免,18~24个月龄和满6岁时进行加强即可。
乙脑疫苗的研发历史
最早由日本研制:最早的乙脑疫苗是日本学者Mitamura等在1936年用感染鼠脑制备的灭活疫苗。该疫苗用甲醛灭活,疫苗效力用病毒直接攻击小鼠保护试验测定。现场观察显示疫苗的免疫反应在非流行区比较差,而在流行区效果比较明显。
1946-1949年,美国和日本联合在日本流行区进行疫苗现场观察,统计学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发病率降低了1/3到1/4。1954年,日本政府批准疫苗生产。此时的疫苗还仅仅是感染病毒的5%鼠脑组织悬液加甲醛灭活的简单疫苗。而总氮含量是该疫苗质量控制的唯一指标。同年日本又颁布了乙脑疫苗规程。
乙脑疫苗在中国
中国,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1950年和1951年先后研制出鼠脑组织乙脑疫苗和鸡胚乙脑疫苗。1957年受种疫苗者发生了严重的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1958年开始生产鸡胚疫苗,副反应明显改善,但是免疫效果相当于前者的50%。1968年研制成功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一直沿用至今。
[attach]24050[/attach]



夏季防乙脑 重在防蚊虫

什么“虫”能传乙脑
蚊子 是乙脑的重要传播媒介,同时也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宿主。蚊子可以带病毒越冬,病毒还能通过虫卵传代。能传播乙脑病毒的蚊种很多,如库蚊、伊蚊、按蚊等,其中国内外科学家共认与乙脑关系最密切的是三带喙库蚊。除了蚊子以外,有人在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从一种叫“ 蠛蠓 ”的蠓虫体内也分离出乙脑病毒。在这些地区,蠛蠓的密度比蚊子还要高,其活动季节、吸血习性和乙脑的流行相吻合,也是乙脑的传播媒介。因此,防蚊、灭蚊、避蠓咬就能防止患乙脑。
什么气味爱招蚊咬
蚊子是凭借气味寻找猎物的。蚊子的小触须上有二氧化碳感受器,可感受二氧化碳、乳酸等物质。人呼气中放出的二氧化碳,蚊子在15米以外的地方就能探测到。人和一些脊椎动物还分泌出挥发性化学物质乳酸,蚊子用短而粗的触须就可探测出它。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蚊子对此非常敏感,一旦嗅到这些物质的气味就食欲大开,因此出汗多的人就容易被蚊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章鱼有话说

最后想要提醒妈妈们的是:蚊子会从不同的气味选择最喜爱的猎物。人皮肤上的细菌会使汗液的臭味加重,这种气味也会增加蚊子的食欲。因此,夏季要给宝宝勤换衣、常洗澡,就能少挨蚊子咬。

[attach]24050[/attach]





看完了本期的育儿宝典后,粑粑麻麻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或是想分享的话题也可以在亲子频道发帖哦,

积极发言的粑粑麻麻可优先参加我们亲子频道的所有线下活动



往期回顾

















[attach]24052[/attach] The end[attach]24052[/attach]



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亲子话题



请关注我们[url=http://bbs.hefei.cc]合肥论坛亲子频道[/url]



也可加入我们合肥论坛亲子活动群一起讨论哦



合论亲子活动群号176141422









[attach]24053[/attach][attach]24054[/attach][attach]24055[/attach][attach]24056[/attach][attach]24057[/attach][attach]24058[/attach]






欢迎光临 汝州生活网 (https://www.eruzh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